【概况】县审计局设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下设审计事务中心、“三农”资金审计中心,内设办公室、法规审理股、财政金融审计股、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保障审计股4个股室。全年完成审计项目35项,审计发现问题117个,提出审计建议47条;向有关部门移送审计事项2项;指导内部审计项目32项。
【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以推动“强科技、强工业、强县域、强区园”行动实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对全县“四强”行动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目标,围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关注相关衔接规划编制执行,防返贫机制运行,城乡融合发展、财政、金融和保险配套政策落实,农村特色产业项目发展、粮食安全保障,乡村建设规划制定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农村道路建设、供水工程和水源地保护等基础设施管理运行情况,对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落实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以确保全县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高效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依法合规,资金规范高效运行为目标,揭示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关注工作专班成立情况,地方政府履行实施主体责任情况,搬迁群众原承包地承包经营权不变政策落实情况,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补助资金的管理、使用、避险搬迁任务落实情况等,对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以促进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为目标,重点对有关部门和单位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行监督检查,切实提高被审计单位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水平,对县委政法委员会“雪亮工程”项目和公安局智慧交管项目进行专项审计调查;以防疫物资、资金管理和结果控制的安全有效为目标,重点关注防疫物资筹集和接收,防疫资金的分配和拨付,着重揭示贪污、截留、挤占、挪用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等问题,堵塞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对全县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疫物资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小学建设项目、2021年自然村村组道路工程及养护维修工程建设项目、“十县百路”示范路建设项目、2022年工伤保险基金及失业保险基金审计。
【财政预算审计】以推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促进财政支出政策加力提效、揭示重大风险隐患、维护全县经济安全、促进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严肃财经纪律,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权威为目标,开展2022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情况审计、2022年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2022年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审计、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及退役军人事务局2个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审计,重点关注县级及县级部门预算收支、决算草案编制、财政存量资金、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和会议活动经费使用情况、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各类资源统筹安排情况、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对县纪委监委等2个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以促进科学发展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廉洁用权、干净干事为目标,开展南古镇原镇长、档案馆原馆长、融媒体中心主任、畜牧兽医工作站站长等11个部门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和民联镇党委书记、镇长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完成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原大队长、地震局原局长、洪水镇原镇长、第三中学原校长等8个单位领导干部离任交接工作。
【民生审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管好和推动用好民生资金作为审计最大的为民情怀。持续加大对医疗、养老、就业、住房、“三农”等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小学建设项目、2021年自然村村组道路工程及养护维修工程建设项目、“十县百路”示范路建设项目、2022年工伤保险基金及失业保险基金审计。
【公共投资和其他专项资金审计】聚焦重大建设项目,深入揭示项目建设管理、资金分配使用中的突出问题,促进公共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公共政策贯彻落实、公共权力合法行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开展苏油口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童子坝河漫水桥危桥改造工程项目、洪水河1号桥危桥改造工程项目、2019—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20—2022年农业建设专项债券项目、融媒体中心建设项目审计。
【国有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情况及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以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开展供水保障服务中心2019—2022年财政财务收支、供热管理中心2019—2022年财政财务收支、农信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资产负债及运营情况、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资产负债及运营情况、水利水电工程局局长杨如松同志任职以来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等审计,重点关注企业贯彻落实国资国企改革措施、资产负债损益、资产质量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职责等情况。
【交办审计项目】抽调6人次配合上级审计机关开展2023年全省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审计、省中医院书记院长经责审计、武威市政府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项目、华池县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落实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高台县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任中审计和临泽县人民政府2021年至2022年度财政决算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等工作。
【内部审计】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以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独立监督和评价,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管理、提高绩效的审计建议,督促查出问题整改落实到位,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完成全县12个部门单位32项内部审计项目。
【审计监督】以加强“纪巡审”工作统筹谋划、日常沟通协作、线索移送督办、工作成果运用、联合监督整改为目标,开展村集体资金管理、农村土地流转费发放、房屋维修基金管理使用专项审计调查等工作,重点关注重大项目、关键岗位以及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部门和行业的审计监督,推动“纪巡审”监督贯通协同。同时抽调2人先后配合县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组完成城投公司棚户区改造、生态宜居搬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专项督查工作。
【审计整改】统筹做好审计“上半篇文章”和“下半篇文章”,完善审计整改制度机制,对审计查出的问题,按照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持续整改分类提出整改要求,明确被审计单位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和审计机关督促整改责任,凝聚整改合力,提升整改成效。针对审计报告延期整改和未整改的问题,及时向被审计单位下发督办函和告知函督促整改,通过以整改实效推动相关问题解决和制度完善,确保审计查出问题得到全面整改落实,进一步提升审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至12月底,对《县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92个问题,有关部门单位采取上缴财政、办理处置手续、调整账务等方式整改84个,正在整改8个,审计整改率为91.3%。
【质量管理】科学谋划审计项目,细化审计实施方案,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大力推进研究型审计,更加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剖析普遍性、倾向性问题产生的原因,确保提出的审计建议更具政策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认真开展审计质量检查,提请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着力打造优秀审计项目。
【审计创新】2021年,民乐县被省审计厅列为全省金审工程三期项目建设试点县,局党组坚持科技强审,强力提升大数据审计能力,切实用好“金审三期”平台,提高审计的精准度和时效性。通过业务骨干传授、实务导师引领、现场案例教学、赴外实地培训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审计干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能力,拓展数据分析思维,变审计人员“路上跑”为审计数据“线上跑”,变“到现场找线索”为“带线索到现场”,实现从现场审计为主向后台数据分析和现场审计并重转变,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
【审计成果运用】把研究型审计作为实现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报送《审计专报》等方式,向县委、县政府和县委审计委员会及时上报重要审计项目的进展情况,反映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揭示风险隐患,及时向县委审计委员会和县政府汇报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有力推动问题解决和机制制度完善。在地厅级以上刊物和媒体上发表各类信息稿件和理论文章58篇,科研课题“审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研究”被省审计厅列为全省重点科研课题;论文《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被甘肃省内部审计协会通报表扬;2个审计项目分别被评为全市优秀审计项目和表彰项目。
【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举办集中培训、实战锻炼、导师制等方式提升学习效果。组织全县内部审计人员赴厦门大学进行了为期5天的政治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同时借助市审计局举办业务能力提升班的机会,安排全局干部参加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促进审计干部业务技能快速提升。加强下属事业单位一把手监督管理,把审计干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注重将年轻业务骨干推向前台,支持年轻干部担任主审,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抽调年轻干部参与省、市审计机关组织的审计项目,在实践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积极向组织推荐2名干部到重要岗位任职,6名干部待遇得到提升。